查看原文
其他

教学反思| 如何让国学课充满生机活力? 下

刘慧琴 绘本教学 2021-05-26

 如何让国学课充满生机活力  下

《论语——孝在敬养》课后反思


从这一小段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出部分收获。但是收获是表象的是,是概括性的。在“导行”上还是模糊的。于是教师的引导就表现为不断地创设情境,不断地变换角色。教师结合语录的内容,从妈妈变成老师,再从老师变成嗜烟的老爸,这种角色的变化都是依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准。在角色中引导学生学习该如何行孝?《论语》的学习,不仅要读懂元典,更要指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感受《论语》历久弥新的价值。这种价值就是能切实的帮助学生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钥匙,感受处事智慧。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生:从这句话里我学会了虽然我们为父母做很多的事情,但是不能做到和颜悦色,也不能算是孝顺?


师:“色难”是怎样的表情呢?我们可以学学吗?


生:(演出)愤怒

生:(演出)痛苦

生:(演出)无精打采

所有学生哈哈大笑


师:孩子们,你们的父母看到你们这个样子可笑不出来。


生:是的,父母是最疼爱的我们的人,看到我们这个样子,他们会很伤心,更会担心。


所有学生沉默


生:老师学到这,我有个问题,难道我们有了不好的情绪就要在父母前忍着吗?人又不可能一直开心啊,难道要装吗?


生:是的老师,我也有同样的问题。我是一个急脾气的人,我经常管不住自己,难道我们要装吗?


师:这个问题很有价值。


师:人就是有喜乐哀愁,尤其在父母面前要保持和颜悦色到底难不难呢?


师:我们可以辩论一下,把你的思考,你的理由表达充分。


学生思考、讨论


生:我认为很难,老憋着情绪是会生病的。


生:我也认为很难,父母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持真实。


生:我认为不难,当我们心中对父母心存敬意的时候,也就是你的父母在你心中有足够重要的位置时,我们就不可能和父母急了。


师:此时,老师也想给大家开出一剂良方,那就是当我们有不良情绪的时候,要学会用更健康的方式管理,我们可以唱歌、吃美食,和宠物玩耍,如果还是很难过,也可以大哭一场。但是在情绪平复之后,还要平和的和父母沟通解决问题。

开放性的教学设计,可以使学生鲜活地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还能大胆的质疑。教师此时能在学生活跃的思维状态中,及时组织一场提前并没有任何预设的辩论,而是结合学生学习实际需要生成出来的。学生在辩论中解惑、启智、明理,更在辩论中表情达意。


第三个环节:你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在学习完三条语录后:我结合整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你还想知道什么?


在KWL学习模式中学生在“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的基础上,教师结合本节国学课的特点又设计了“你还想知道什么?”这个问题设计是在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之上,不仅是发散性的,更是在发散的基础上学生结合所学有针对性的深入思考。


学生在安静思考一段时间之后:


有的学生表达:“我想知道为什么都是孔子问孝,但是面对不同的学生,学生给出的答案却不一样呢?”


有的学生表达:“我还想知道关于孝,孔子还有那些教诲呢?”


有的学生表达:“我还想知道老师在家里是怎样做的?”


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重点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后两个问题,我们可以在课下继续探讨。


此时学生表达的学习需求,是他们在已有学习基础上的。通过分析他们的学习需求,我们看到学生对本节“孝”的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渴望围绕“孝”这一主题有更深入的学习。


一、 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借助“绘本”表达学生情感


阅读,对于儿童来说应该多元化,但首先应该吸收和了解本民族的文化。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为儿童首选的阅读,一定是本民族的。阅读世界经典并不是坏事,那些200年来经典的绘本会给孩子带来非常惊喜的阅读体验,但在博览世界的同时,从故乡出发是需要的。既能远行他乡,又能牢记回家之路,是我们教育的根本,也是育人的上策,更是读书写作的佳境。


国学经典就是孩子通往回家的一条路。通过国学课走进孩子的日常生活,规范着他们日常行为,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指南针”。中国书画同源,隐藏着对事物的摩画、概括和期盼。经典从形态到内涵,不仅仅是独特的文化符号,而且是一种形象生动、有社会文化背景、生命意识、民族思想、生活智慧的文化元素。


绘本阅读则是当下很受学生喜欢的一种阅读形式。很多教师都在致力于绘本教学策略的研发。我们发现不管是日本最久负盛名的绘本阅读的推广者松居直,还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杰洛姆·布鲁纳,他们都一致认为:教师得先为儿童读故事,因为绘本是通过优美的语言和图画表现出来的。


课堂上,教师在学生“学典”之后,教师巧妙选择绘本——《有一天》。这本绘本讲述的是母亲爱孩子的生活点滴,包含着简单而深刻的感情。当教师把绘本的语言用美妙的声音来讲述时,这种快乐、喜悦和美感才会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绘本的体验才会永远地留在孩子的记忆当中。教师在引导孩子阅读绘本时,把看书、思考的空间留给孩子,引导学生体会绘本中最能打动你的是什么?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来品味故事,让他们的体验和感受经过时间沉淀,再慢慢地转化为自己知识和智能。孩子们要么围绕着夸张可爱的“图”,要么围绕着意犹未尽的“文”,他们在兴致盎然中不知不觉地交流表达,学生不仅被绘本所感动,想要表达行孝之心的情感再次被调动。这是愉悦阅读体验基础上的吸收、倾吐,更是一种享受,会产生一种美好的内心体验。


如何让学生把自己认知输出并导行,这是本节国学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借鉴了绘本形式,鼓励学生学用绘本的表达形式,以“有一天”的视角,表达学习后的理解和认知。孩子们用画一画,写一写,联系自己的生活,捕捉各自最感人的亲子瞬间表达心中所想。学生流畅地表达情感,固化收获。


这是全新的角度,我们尝试找到传统的文化课与绘本相统一的结合点。将学习的两大板块巧妙结合,促进了现代与传统的融合,更是经典与经典的碰撞。文本的意义在于学生在兴致勃勃的参与中得以重构,文本的意蕴在儿童的个性化语言的召唤中得以延展。孩子在融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智慧中进行二次创作。孩子和老师们共同感受着中国传统国学与美国最美绘本碰撞的无限魅力。孩子们有感而发在课堂上绘制了自己对“孝”的理解。


如何能让国学课焕发出生机活力?一定是要看学生这个主体。整节课堂以“古”回归“当下”,由“典”至“生活表达”,以“典”为入,以“绘本”为出,呈现出学生对“孝”的螺旋式上升的认识过程。教学只有保障学生的人格、价值和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和需求,遵循学生的心理及认知发展规律,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整个学习过程是吸收、接纳、抒发情感,更是表达情感,创造美好的过程,对于孩子来说是一次温暖而美丽的心灵旅行。

 




作者简介

府学胡同小学 刘慧琴


更多精彩:

1如何让国学课充满生机活力?(上)《论语——孝在敬养》课后反思

2教学视频| 《小猪变形记》:做自己,最快乐!

3“唐诗里有歌也有画”!——《咏鹅》教学微课


 • end • 

主编 | 姚颖老师

本文编辑 | 张睿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部分图片和音频来自网络,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扫描下方的二维码,关注绘本教学公众号!


以绘本为名,陪你一路成长

不失初心,不忘初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